薛姨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很多人都认为她是一个没有脑子的人。原因大致有两个。
一个是薛家明明在京有自己房子,她却偏偏带着一双儿女寄居到贾府,看别人的眼色过日子。哥哥王子腾的力量明明比贾府的势力还要大,她却从不去投奔他。这种做法在普通人看来,简单是无脑之极。
另一个是因为她非常溺爱儿子。薛蟠进京前,抢了香菱打死了人,她也没有惩罚儿子,反而带着香菱进京。后来薛蟠娶了夏金桂为妻,看不上香菱时,她不仅没有帮助香菱解脱困境,反而说“快叫个人牙子来,多少卖几两银子,拔去肉中刺,眼中钉,大家过太平日子”。
这样一个母亲,在女儿薛宝钗的婚姻大事上能起多大作用呢?从她做的三件事中可以看出其中端倪。
第一件事,支持薛宝钗给林黛玉私下里送燕窝。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关系融洽后,薛宝钗前来看望她,看她病情加重,薛宝钗劝她每日早起用上等燕窝加冰糖熬粥喝。林黛玉听完后大为感动,向她推心置腹说出自己难处。她寄居在贾府,本来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都是靠贾府供给的,她不能不识好歹,明知吃燕窝有益于身体,但也不能开口。
得知这种情况,薛宝钗说道:“我明日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
没想到当天晚上,薛宝钗就让一个婆子趁着下雨给来送来一大包上等燕窝和一包皮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
按照薛宝钗白天对林黛玉所说的,她这样做肯定是得到薛姨妈的支持。这个时期,贾宝玉都不知道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关系变得融洽,薛姨妈自然对此事也不知道,但是她竟然同意或是支持薛宝钗如此对待林黛玉,全力以赴支持女儿的做法,主动对林黛玉示好,绝对是一种智慧。
第二件事,主动提出给林黛玉保媒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薛姨妈安排好邢岫烟和薛蝌的婚事后,到林黛玉的潇湘馆前来看望她,恰逢薛宝钗前来。薛姨妈说起两个人的婚姻大事后,不仅拒绝薛宝钗提出娶林黛玉当儿媳妇的建议,反而主动提出要给林黛玉和贾宝主做媒。原文如下:
“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薛姨妈这个做法特别蹊跷,不同意薛蟠求娶林黛玉算是有自知之明,但主动提出替林黛玉保媒就显得有些过于愚蠢了。因为薛宝钗是“金玉良缘”的女主角,薛宝钗本人也一直在为嫁给宝玉而努力。她为何不帮女儿反而要帮林黛玉呢?
本质上是以退为进。她当众说要认为林黛玉当干女儿,并趁此之机提出为林黛玉做媒,这实质上就成了“干妈”为女儿婚事操心的一种态势。
林黛玉和贾宝玉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彼此又情投意合,但是却没人能开口替两人婚事做主。贾母虽然非常看好宝黛婚姻,但是贾元春暗示“金玉良缘”后,她也进退两难,只能将此事久拖不决。随着林黛玉和贾宝玉年岁渐大,两人之间缺一个能捅破“窗户纸”的人。如果薛姨妈真把林黛玉当作“干女儿”,主动提起她的婚姻大事,自然是化解一切难题的最佳人选。
事实上,薛姨妈只是说说而已,此事说过之后就再无下文。她这个“干妈”放出风声之后,贾府再无人能为林黛玉的婚事说话了。
第三件事,进入潇湘馆照顾林黛玉。
《红楼梦》第五十八回,宫中一个老太妃死后,贾母和王夫人要入朝随祭,所以让薛姨妈进园内照管。
此时,薛宝钗的住处有了史湘云和香菱;李纨房里不仅有宝琴居住,还时常有李婶母女来往;迎春处有邢岫烟;探春虽然一人居住,但是赵姨娘与贾环时有进出;惜春处房屋狭小,林黛玉独自一人,所以她便住进了潇湘馆。
住进之后,薛姨妈尽心尽力,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林黛玉感戴不尽,以后便亦如宝钗之呼,连宝钗前亦直以姐姐呼之,宝琴前直以妹妹呼之,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似亲切。
薛姨妈的这个做法不仅赢得林黛玉的欢迎,还让贾母心里十分高兴。
但是在怡红夜宴上,大家畅怀之际,薛姨妈做了一个小动作。她派一个丫环到怡红院,催促林黛玉回房安歇。表面上这似乎是关心林黛玉的一个小举动,但实际上却透露出她已经“接管”了林黛玉。林黛玉一举一动她都有办法约束后,年龄渐大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私下往来,再也不会如从前那样无所顾忌了。
薛姨妈住进潇湘馆,照顾了林黛玉,也约束了林黛玉,在不知不觉中也给宝黛交往踩了“刹车”降了温。
薛姨妈的做的三件事看起来都很笨,但是细细琢磨却大有深意。帮助女儿时不动声色,帮助林黛玉时只说不做,约束林黛玉时丝毫也不含糊,一件比一件令人叫绝,一件比一件巧妙。
薛姨妈之所以用这三种一般人做不出来的办法来应对林黛玉,本质是为了薛宝钗能顺利地嫁给宝玉。她这样做或许是无心,或许是有意,但她所作所为,都没有超出过一个当母亲的界线,最多只是她在生活中不同的面目,做事时不同的策略而已。对于林黛玉似乎不公平,但对于薛宝钗,她这样做却配得上一个好妈妈的称号。
一家之言,仅供闲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