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院士退休关键要待遇退休pffgwqs4 [复制链接]

1#

院士退休关键要“待遇退休”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随着“铁路巨贪”张曙光贿选中科院院士事件的曝光,有关院士选拔的争议不断,针对两院院士的学术问题举报,也频频出现。终身制的两院院士是否应有退休机制?确有问题的院士是否应该清退?此次,决定明确提出,要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其实,根据现行的有关规定,院士的称号是可以被取消的。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当院士的个人行为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丧失科学道德,违背院士标准,有不少于5名院士书面提议,要求撤销其院士称号时,由其所在学部常务委员会受理并审议后,通过本学部全体院士投票表决,可做出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决定。


        但是有关院士是否需要退休的问题,社会上曾有激烈讨论。


        “院士为什么不退休?”类似的质问在上铺天盖地,即使是一些院士也持支持态度。已故两院院士王选曾公开表示:“人到61岁,创造高峰已经过去,我55岁以后就没什么创造了。”所以他认为,千万不要把院士看成当前的学术权威。


        但也有院士指出,院士只是一项终身荣誉,而不是岗位,并不存在废除终身制的问题。


        其实,院士退休之所以成为舆论争议热点,关键是院士荣誉与优厚待遇挂钩。我国不少省份规定,院士在组建实验室、申请科研经费等方面享受优先权;在生活补助、医疗保健等方面甚至享受副省级待遇。院士荣誉不退休,这些待遇也就不会退休。在这种体制的诱惑下,通过学术造假、贿选等途径竞选院士,自然难以禁绝。


        “我们非常赞成对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希望能够动真格的。”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说,虽然我们的现行体制从来没有提出过院士是不会退休的,但只有真正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机制,才能激励更多年轻人才成长,让院士不仅仅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终身荣誉,也能鼓励院士们踏踏实实为科学做贡献。


        “社会上对院士群体非常关注,也有一些质疑,中央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方案十分必要,是对现有制度的完善,使院士制度更加符合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中科院院士陈和生说。


        中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进院士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遴选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优化推荐渠道,强化推荐者的责任,真正实现候选人的被动推荐;强化学术界同行评议,加强接受社会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有效防范非学术因素干扰的制度和机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系统设计,有序推进。


        推荐阅读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聚焦最受关注的财经话题,一起探讨。


    这12条投资数学你必须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