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新街口买朵两块钱的玫瑰然后我们就在一 [复制链接]

1#

封面就是今天的主角程奶奶

“你在哪里?”

“地铁通道出来,有个卖花的奶奶,我在她边上。”

——这是我们第七期人物故事——

人与怪兽

看人是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生活的

一首歌

01

她站在新街口卖花,而我在看她

凌晨四点,整座城市都还在沉睡之中,但对于63岁的程奶奶来说,这就是一天的开始。

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家住西善桥的程奶奶便会用一根木棍挑起两个大竹筐,坐上最早一班的公交,赶到汉中门的鲜花批发市场开始进货。

原本空荡荡的竹筐很快就堆满了鲜花,品种不多,一边是玫瑰和百合,另一边是小小的盆栽。发财树总是最好卖的,名字好寓意好,其次是茉莉,小小一盆香香的,程奶奶总是把茉莉放在离自己最近的位置,这样她挑着扁担一路走,一路都是花香。

七八点钟,赶早的人们纷纷开始了新的一天。程奶奶来到雨花台附近的能仁里菜场,找到熟悉的位置坐下来,和周围摊位的人打个招呼,摆好盆栽,开始等待。

南京的市井,菜场里总是藏在巨大的宝藏。能仁里菜场出了个汪家混沌,周围又有几十个大大小小规模的住宅区,从早到晚,全是人。

程奶奶就在那边坐着,也不用吆喝,买完菜回家的爷爷奶奶们看到了,就想着带一束回家,等晚上孩子们放学下班回家,看到了就觉得开心。

“菜场好卖,都是一把一把的卖,不像新街口,年轻人都只要一枝,又觉得我的花不好看。”

玫瑰还带着露水,外面套着白色的封纸,简简单单的塑料膜包着,确实不好看。

一般程奶奶会在菜场卖到*昏,等到最后一批下班的人也买完菜回了家,程奶奶这才收拾收拾,匆匆吃个饭,挑着担子去新街口。

她要在新街口卖到十一点,等所有的商场都下班,所有的写字楼都熄灯,每一个匆匆离去疲惫的人都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她才回家。

买程奶奶花的人,从来都不是游客或者出来逛街的年轻人。

我以前总是在大洋门口见到程奶奶,只是觉得这个老人眼熟,并未留意。

德基地铁口靠近圆盘的地方,总是新街口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有次我跟我妈从德基出来,她指着墙边上靠着的程奶奶说:你看,我以前下班带回家的花,都是从她那里买的。

顺着我妈指的方向看过去,熙熙攘攘的人群后头,是程奶奶破旧的扁担和花筒,她倚着墙坐着,头一点一点的在打瞌睡。有人走过,不小心踢到了她的花筒,她一下子惊醒,赶紧看了看花,见没什么事,便继续坐着,慢慢的又闭上了眼睛。

我问道:这个奶奶是不是在能仁里那边的菜场卖花啊?

我妈点点头。

“那我也买过不少次,以前看你经常买花,后来我在菜场看见了也会买。”

我今年二十,在我最开始在程奶奶那里买花,是小学的事了。我问程奶奶卖了多久的花,她扒拉着手指头想了会,笑了:我也记不清了,大概二十年了吧,从最开始卖玉兰花,红路灯的时候往车里塞,到现在卖玫瑰这些花,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旁边一个和程奶奶熟识的小贩搭了一句:“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我从来没看过她休息。”

02

奶奶的花便宜奶奶的花也老旧

昨天晚上国庆节,我陪着程奶奶在新街口坐了一晚上。

有两个年轻的姑娘路过,问奶奶玫瑰怎么卖。

“十五块钱一把,八朵。”

“我们不要那么多,就要两枝。”

“那就两块钱一朵吧。”

姑娘付了钱,程奶奶从一大把包好的玫瑰里面抽了两枝出来,没有包装纸,花朵用海绵包着,底下就是光秃秃的花杆和叶子。

小姑娘不愿意了,你这花怎么连包装纸都没有啊?

我微笑反问她:有包装纸就卖你两块钱一朵啊?

姑娘不作声,说了句算了就匆匆离开。

我问奶奶:“在新街口卖的话,把花单独一朵一朵包装一下,不是更好卖嘛?”

奶奶笑:“其实节日最不好卖了,全是游客,哪有人会买花啊,买我花的都是下班回了家,要插在花瓶里头的,不是要送人的。”

又有两个人走过来,看看了奶奶的发财树。

“多少钱一盆?”

“十五块钱”

“十五块钱?十块钱。”

程奶奶无奈的摆摆手,不说话。

等人走远了,她垂下头,是嘀咕也是抱怨:十五块钱还贵啊,我进价都十块钱了。

还有一对情侣,男孩已经掏钱要买了,女孩死命的把他拽走,一边走还一边说:哎丑死了不要不要。

男孩很不好意思,回头对老奶奶抱歉的笑了下。

奶奶用手扒拉着自己的花,确实不好看,但到底都是花呀。老奶奶的花不是用来装点爱情的,而是用来体现生活的。

后来城管过来赶人,她们骂骂咧咧的走向老奶奶时,她一点都不慌张的弯腰整理花继而挑起担子往前走。我急忙上前搭了把手,想帮她拎起花筒,结果一下没拎起来。

瞬时我感觉我的心里有了一个和花筒一样重的情感。

换了地方,程奶奶坐下,看我不太开心的样子,就拍了拍我的手,笑道:“别当真啊,我是为了生活,他们是为了工作。我都在这二十多年啦,那些人早就认识我了,不会怎么样的。

他们假装恶言恶语的,奶奶假装步履匆匆的离开,谁的生活都不容易

03

谁的生活都不容易

九点钟了,游客开始变少,商场里的人陆陆续续下班来买朵花带回家。

望向她那双苍老粗糙的手时,我问:您年纪都这么大了,何苦呢?

程奶奶立马笑着反驳我说:你们都叫我奶奶,你们都以为我年纪很大,其实我才63岁,不算老。

我又看了看她的手和她弯曲的背,不作声了。

程奶奶叹了口气,四周人来人往,她忽然说:“其实以前老伴还在的时候,虽然也是这样但不会觉得很辛苦,一直都是早出晚归,但是他会给我送送饭,有的时候和我一起去拿拿货,晚上还会骑着三轮来接我。去年那会老伴突然不舒服,我们也不懂,去医院也不知道查什么,乱七八糟查了一通,结果还没出来老伴就不行了,后来才晓得是心梗,一下子没了,就剩下我和儿子一起了。”

奶奶说这些话的时候很平常,仿佛就是在絮絮叨叨一件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事情,没有眼泪也没有悲痛,很平静。

其实我不太能理解,究竟是经历了什么,老奶奶才能这么平淡的讲述出那么痛苦的过往。

她身旁是商场的霓虹光亮,柜台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灯光下老奶奶的花和它简陋的包装黯然失色,她们和这里的商场街道格格不入,那些花就和她一样一成不变,承载着二十年来的早出晚归和风雨无阻。

奶奶在石阶上坐着,仰着头,眼神里面可能想的是为什么没有人买我的花,我的花赶快买完吧,这样我就能回家看见我儿子了。

快要十二点了,我和程奶奶在这里坐了一晚上,花剩下的不多,最后一盆茉莉被苏宁的一个下了班的大姐买走了。

街上熙熙攘攘还有不少人,像是有一道透明的屏障,屏障外是热闹的人,屏障里是安稳的、想归家的人。她们抱着奶奶的花,脚踏着高跟鞋,有些匆忙。玄关那家人给留的一盏灯还亮着,花瓶里枯萎的花还放着。

霓虹灯下有人步伐匆匆,有人悠闲散步,有人谈情说爱,有人工作奔波,她已经在这里看了二十年,可能看了不少人生故事,她可能希望每个人都能买一朵花,给自己的生活一点慰藉。

奶奶挑起担子,和我挥了挥手告别,又是一天结束了。

凌晨十二点,夜班车的司机很孤独,奶奶很孤独,奶奶的花也很孤独,霓虹灯还在闪烁。

04

尾声

她们默默无闻,他们在街头巷尾,

她们不起眼,他们容易被忽视,

他们在这个庞大的城市里真实的生活。

当我们心满意足的逛完一天街回到地铁站的时候,看到她正好撂下担子坐到台阶上。

有一句话叫做:今生卖花,来世美丽

奶奶脸上褶皱的纹路里透着温柔,透着暖暖的光,一点不比貂皮大袄卷发红唇63岁的贵妇人难看。

书生常常和我说,她好想去卖花,那好像是一个很梦幻的职业。

昨天晚上和程奶奶聊完之后我把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录音发给她听,听完之后她和我说:虽然我没见到她,但是我仿佛能想象到那幅画面,凌晨没什么人的车站,没什么人的公交,司机老奶奶还有剩下的花,实在是太孤独了。

我不是大善之人,程奶奶也不过是这个城市里一个非常非常平凡而渺小的存在,不能感动中国,甚至不能感动南京。但是我每次路过新街口,看见她满满的花筒时就总在想,两块钱一朵的玫瑰花,不是为了程奶奶,也不是为了任何一个卖花的人。而是下班疲惫的路上,逛街开心之余,送自己一份生活的惊喜。

如果你遇到一个送了你新街口两块钱玫瑰花的人,那你们就在一起吧,我相信你们的生活和爱情一定充满惊喜。

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是如果你读到了这篇文章,如果你生活在南京或者旅游经过南京,在新街口如果看到这么一个卖花的老人,两块钱买一朵,不要嫌弃她的花不好看,送人还是送自己都可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送自己那一直都香

其实我大费周章的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甚至和程奶奶一起卖了一晚上的花,目的很简单,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物存在于大街小巷,有的我看见了,有的我还没看见。

而我看见了,我做不了太多,

只能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看见。

希望你也帮帮我,让更多的人看见

联系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