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三明有自己的追求:不光要绿起来,还要美起来。
年以来,三明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构建森林生态景观带,紧跟城市建设步伐,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22.6亿元,建成“两沿一环”森林生态景观带71.9万亩,在沿路、沿河、环城一重山打造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生态美景。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三明这座老工业基地,正披上多彩的锦衣。
生态绿道
三明结合创建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重点组织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江河流域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十大工程,带动森林生态景观带建设。
城市绿道就是其中一例。城市绿道历经三期建设,北起梅列区小溪农场,南至三元区富兴堡,总长约20公里。步道基建施工到哪,沿途绿化景观就延伸到哪,相关部门按照“少征地、少拆迁、少砍树,原生态、原产权、原性质”的建设原则,突出生态型、大绿量,乔灌草、四季花,既造林、又造景,使城市绿道如同飘舞的彩带,成为三明的城市名片、亮丽风景,以及市民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的好场所。
“在城市绿道沿线,林木品种原以杉木、马尾松为主,树种较为单一,缺少美感,不具有观赏性。”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武辉介绍,为此,林业部门精心选种乌桕、枫香、朴树等多种乡土树种;茶花、杜鹃花、三角梅等70多种地被植物;炮仗花、藤蔓月季、常春油麻藤等10多种爬藤植物,让游览城市绿道的市民春夏观花,秋冬观果,四季皆有不同景色。
武辉说:“城市绿道分为14段,每段都有主题树种,通过搭配树种、树形和色彩,营造出各具特色、主题鲜明的森林生态景观。”
以城市绿道为载体,一幅绚丽灿烂的生态画卷缓缓铺开。
春季,在紫莲桥畔的樱花谷内,千株钟樱花齐绽放;夏季,从道南亭到紫莲廊桥段,成片蓝花楹树打造的蓝色花海;秋季,畔岭驿站到道南亭段银杏叶飞舞,编织金色的梦幻世界;冬季,可以观赏鲜红的无刺枸骨的果实……
闲时漫步绿道,已成为许多市民的生活习惯。遗憾的是,自5月中旬以来,梅列、三元两区遭受多轮强降雨袭击,造成城市绿道多处山体滑坡、塌方。据统计,绿道梅列段共发现各类灾害点50处。其中,一般地灾点41处;较大地灾点7处;重大灾害点2处。绿道三元段共有大小88处塌方点,并造成水、电设施基本被冲毁,一处休闲亭完全被冲毁。有10余处塌方造成路面被冲毁、路基下沉、路基下土方被掏空、山体开裂,多处可能存在二次塌方、整体塌陷、滑坡等安全隐患很大。
让绿道早日重焕光彩!经梅列、三元城管部门的整治,目前,梅列区绿道三期(碧桂园段)及畔岭驿站至道南亭路段已向市民开放,开放路段仍在治理的灾害点周边设置警示牌;绿道三元段已经完成塌方土方的清理、水沟的疏通,下一步将请地勘院进行地质勘探。
生态景观
城市快速通道是连接三明市区和沙县的重要连接线,也是我市森林生态景观的重要展示平台。
年,市政府印发《关于做好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和向莆铁路森林通道建设的通知》,要求对三明境内所有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通道和向莆铁路沿线两侧一重山、出入口、弃土场、连接线等进行绿化、美化。
为将城市快速通道打造成展示三明百里山水画廊的重要景观带,从年起,市林业局对城市快速通道两侧的一重山进行彩化提升。
在城市快速通道洋溪隧道口,道路两旁错落有致、多姿多彩的绿化景观让人赏心悦目。高处有挺拔的杉木林,低处有彩化的双荚槐,乔、灌、草巧妙搭配,互相映衬。
而在城市快速通道建设之初,线路沿途多为稀疏林分、裸露荒地,既不美观,也不利于保持水土。
武辉说:“为此,在充分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林业部门对快速通道两侧现有针叶纯林自然经营,适度人为干扰,使其逐步转化为多树种彩化的森林景观;对隧道出入口的近景点,采取乔灌搭配、观叶赏花树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彩化;对采伐迹地、林中空地、弃渣地等,则以成片种植乡土彩化树种为主,不同地块,种植不同树种,构成镶嵌的多样化森林景观。”
在树种选择上,林业部门注重突出季相变化,精选色彩丰富、观赏性强、视觉效果好的彩化树种,如黄山栾树、山乌桕、枫香、黄连木等,可观叶、观花、观果,力求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
经努力,城市快速通道森林景观效果已初步显现。据林业部门估计,再过10年左右,“点、线、面”有机结合、“乔、灌、草”高低搭配、“叶、花、果”竞相争艳,具有三明本土特色的生态美景将最终成型。
景观修复
在森林景观带建设中,我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一批森林景观修复示范工程。
尤溪县的“百里绿竹长廊”就是其中一例。尤溪是“中国绿竹之乡”,全县现有绿竹林面积6.5万亩。县里的特有品种“马蹄绿”“甜绿”被评为省名牌农产品,“尤溪绿竹笋”还是福建绿竹类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产品。
依托品牌和资源优势,尤溪县在实施尤溪河两岸生态和水土的保护工程中,大量种植本地绿竹品种,构建生态绿竹长廊,形成具有乡土特色的生态景观廊道。当地林业部门引导农户调整绿竹结构,对竹林施肥、培土、抚育等,部分投产竹林平均亩产值可达元以上,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起到了固土护堤、美化、绿化的作用,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并驾齐驱。
项目从年开始实施,总投资多万元,涉及尤溪口、西滨、梅仙、城关、坂面五个乡镇。截至目前,尤溪口至坂面街面水库长达公里、面积亩生态绿竹长廊已全面建成,并基本成林成带。
泰宁中心城区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也卓有成效。
年之前,泰宁县城区一重山的林分以杉木、马尾松等常绿针叶纯林为主,常绿和落叶阔叶林较少,彩化效果和生态服务旅游的功能不够突出,森林景观质量和生态保护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
年以来,泰宁县将松疫木除治、林分恢复与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改造提升相结合,按照“树种乡土化、品种多样化、色彩季相化”的原则,调整单一树种结构,形成针阔混交、常绿与落叶搭配的异龄复层林分及环城周山彩化景观林,达到绿化、美化、季相化的效果,提升林分生态保障功能,服务泰宁旅游发展需要。
目前,泰宁县城周山营造森林景观带1.12万亩,并探索开展不同树种、不同营造模式的景观林试验,不仅为我市营造景观林提供了有益借鉴,还为泰宁县发展全域旅游提供良好的森林生态景观。(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詹铁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