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美。权威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是中老年人,也是疾病导致死亡的“第一杀手”。据估计,我国目前有超过3.3亿心血管疾病患者,相当于每4人当中就有1人深受其害。
血栓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国古代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对血栓类疾病有详细介绍。多把血栓纳入“血瘀”的范畴,在中医诊治中多采用具有“活血”的药物来治疗。而在我国岭南地区,深山中有一种植物,俗称“活络王”,你们可认识?
该种“活络王”植物,生于岭南长于岭南,在岭南地区生存了几千年,持续造福着这里的百姓。在《广西中草药》一书中,介绍它:“味微苦甘,性平,无毒”,和其他草药植物相比,它无毒,且苦味不重,天然具有较强的传播价值。
《新编中医学概要》医书对它的介绍,比较直接:“活血通脉。”这也印证了它具有一定活血通络的用处而被重视。农村有经验的老人,每年都会来山上寻找该种“活络王”,取根入药,但叶子亦可泡茶,俗称“降压饮”。
往前推20年,农村野外的“活络王”植物,有很多,一方面是认识它并知道其价值的人较少,另一方面是那个时候的环境更有利于它们繁殖生长。如今野外数量稀少,主要分布在浙江、广西和广东,长于林缘、山坡、灌木丛中。
这是一种多年生冬青科木本植物,成熟植株可以长到3-5米之高,但是茎部纤细,往往还没长这么高就已经被人采收了。以前那个年代,它们的个体普遍比现在粗大,因此农村不少人将它们砍回家,当成柴火烧了,实在可惜。
其茎多为四棱形,表皮颜色多为褐色、灰褐色,顶端可见少数分枝。叶子繁茂,两面有密密的短柔毛,有纸质感,椭圆形或卵圆形,叶长5-9厘米,叶宽2-4厘米,叶背颜色浅于叶面。其中,生长于广西的分支叶子更大更长。
4月花期,8月果期,花开粉红色、白色,果子由青色逐渐变大红色,类似于“土人参”、“山血丹”等植物,枝头、叶下挂满球形蒴果,夏季的时候,在野外环境中尤其鲜艳。农村采药人主要挖取其根,摘取其叶,晒干后存放。
《广西中草药》对它的介绍,非常详细。提出它:“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刀枪打伤,肺热喘咳,外感风热。”,也就是说,该种“活络王”在生活中用处广泛,也常用于热气、肿痛、外伤等方面的缓解和治疗之用。
而它在民间的使用中,用处十分广泛。《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一书中,对它的介绍为:“治感冒,扁桃体炎,血栓闭寒性脉管炎。”,认为它对感冒和扁桃体发炎的治疗上,也表现出一定效果。当然,用于血栓方面的治疗大多被提及。
该种植物和很多草药植物相比,其味不重,如同我们生活中的茶饮气味,因此大家对它的喜爱程度很高,接受度也很高。在现在的市场上,也多有其制品,包括冲剂饮品、含片等。人工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经济作物。
因叶两面具有密密的柔毛,且四季常青,该种“活络王”就有了毛冬青的大名。它还有六月霜、山冬青、密叶冬青等叫法,而叶子可作为茶叶,又有茶叶冬青的叫法。毛冬青在临床上也用处广泛,且多涉及血栓类疾病,因此价值珍贵。
备注:本文为科普文章,不构成医药建议,注意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