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重磅连载之三在大悟县寻访先祖遗踪ld
TUhjnbcbe - 2020/11/12 8:03:00
查看上两期点击链接:重磅连载之一!重磅连载之二!连载之三:寻访先祖遗踪——湖北大悟县中寨村“太子庙”与“建文帝失踪之迷”的一段历史渊源

杨豪

还有一种说法: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在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变”中,建文帝不知所终,关于其去向,几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史学界将此列为明史“四大悬案”之首。

前些年,湖北一位姓让的古稀老人站出来,自称是建文帝第十五世孙。老人言之凿凿地说:建文帝晚年在武昌宝通寺出家,死后葬在洪山宝塔旁。他表示愿意与朱元璋的后人进行基因测定。

这位老人叫让庆祥。每年清明节,洪山宝通寺宝塔旁,75岁的让庆祥在一块空地上烧香磕头。让庆祥称,明建文帝的坟就在这里,他是建文帝的第十五世孙。

让庆祥是一位海*退伍*官,家住武汉硚口区常码头发展一村。他说,他自小就从父亲那里得知,建文帝是他们的先祖,葬于洪山宝塔旁。他每年随父亲去上坟,17岁以后,他因到北京读书,中断了祭祖。年,让庆祥随堂哥让庆澜到北京上初中。上历史课时,老师讲,郑和七下西洋目的是寻找建文帝,但无果而终。让庆祥举手说:“我找到了建文帝,他是我的先祖。”让庆祥这一冒失举动受到堂哥让庆澜的严厉批评。此后,让庆祥就有了“皇太子”的外号。

让庆祥记得,父亲年临终前曾告诉他:“土改运动前后,我和本家汉川县让龙湾的让体贵一道,去洪山上过始祖之坟。当时坟上还有一小碑,碑文经多年风化,已模糊难识,后在“文革”中被红卫兵打碎。”让庆祥告诉记者,由于是“封建帝王后代”,他家在“文革”中曾3次被抄家。他家原住汉阳月湖堤,曾有许多不寻常的东西,如镀金的丝绸扇子、玉扳指以及几箱苏东坡、唐伯虎等名家的字画(他的伯父让廉是一位收藏家),都被抄走了。

让庆祥的父亲让宗道是一位商人。年,武汉沦陷,为躲避日本宪兵的追捕,让宗道离家达半年之久。直到那年快过年了,才偷偷回家。那年腊月廿三过小年吃年饭时,父亲讲起了家史:我家为什么腊月廿三吃年饭?“君三民四王八二十五”(即,皇帝二十三日过年,平民二十四日过年,“王八”二十五日过年),因为我们是帝王之家。我们的始祖让鸾,实为大明皇帝朱元璋的大孙子。皇太子朱标因病早逝,朱元璋立朱标之子允炆为皇太孙。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即位,国号建文。允炆即位四年也就是公元年,朱棣的手下领兵包围南京皇宫。其实在立允炆为皇太孙时,朱元璋即察觉朱棣有野心。他在临终之前,交给御庙老和尚一个大包袱,叮嘱老和尚在允炆危难之时交给他。灾难降临那天,允炆和几位亲信大臣一道打开祖父朱元璋的包袱,里面是3套袈裟和剃度刀,并有遗言:允炆和另外两个忠臣从“*门”(即一个秘密水道)逃离,削发为僧,允炆的法名为应文。

百家姓中没有“让”姓。建文帝出逃后,改姓让,单名鸾,意即让出皇位。此后,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湖南常德谢家镇,让鸾娶了一谢氏女子为妾,生二子,后又携妻子到武当山隐居。直至朱棣死后,他才带谢氏和二子到湖北江夏纸坊安家。

现纸坊石洞附近,还有一座山叫“让家山”。建文帝年老后,在武昌宝通寺出家,法号应文,死后葬于洪山宝塔之南。

为证明所言不虚,让庆祥拿出《让氏家谱》。年,让庆祥的伯父、原汉阳兵工厂行*科长让廉,修编这本家谱。《让氏家谱》序言是古文,其中有一段大意如下:炎*后裔都有宗谱,而惟独让家还没有,实有隐情。曾听我族长辈回忆历代先辈口传的话:我们的始祖鸾公,就是明建文帝,在位四年。因为燕王朱棣造反,焚烧宫室。鸾公从地道逃出,流落民间,改姓让。因担心招来灭门之祸,让家祖辈一直告诫子孙,不允许公开让姓的来历。

在这种情况下,让家哪还敢修谱以自招其祸呢?序言中还说,书中收录的历代派系,源自让家祖传的“烧包单”(祭祀品)记载下来的内容;建文帝“殁后葬于洪山之阳(死后葬于洪山南坡———记者注)。生殁不详,惟知其享寿一百岁整”。

让庆祥的堂哥、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让庆澜,曾在《郑和研究》上发表文章称,“让鸾乃我让氏家族之始祖也。”让庆祥说,武汉姓让的人有58名,汉川有个让龙湾,也有两百多名姓让的人。这两处姓让的人原来不曾有交往,近百年来有所联系,都称是建文帝的后裔。

宝通寺副寺、卓刀泉古寺方丈能静法师,今年74岁。他告诉记者,宝通寺前方丈源成法师生前曾说过,建文帝曾在湖北与河南交界处避难,(而这个湖北与河南交界处避难的地是不是大悟中寨村的“皇帝沟”呢?此处正好是湖北与河南交界,前文已写到过。)仙逝后就埋在洪山宝塔旁边。

“皇帝沟”山峦竞秀

这样,建文帝朱允文在此“皇帝沟”避难隐居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武昌离此地近,一百多公里,在南方位置,建文帝在此地住久了,起兵复位无望,顿生厌倦,看破红尘,于是就在就近的武昌出家为僧。

往事尘埃还没有落定。关于建文帝朱允炆失踪之谜可能一直还会争论不休,得不出一个准确结论。但中寨村的“皇帝沟”、“太子庙”可以作为朱允炆隐居过的参考依据。

如果研究明史的历史学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来此考证。如果有兴趣的旅游家,以建文帝朱允炆的历史传说作为文化底蕴来此开发,还有很大价值的;有的旅游区没有历史挖历史,编造历史,而我的家乡有现成的历史传说,却没引起被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连载之三在大悟县寻访先祖遗踪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