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骨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高山三尖杉中二萜化学成分分析及其细胞毒活
TUhjnbcbe - 2020/12/17 17:33:00
北京有没有专门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三尖杉属为三尖杉科唯一的属,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该属植物富含各种代谢产物,其中多环骨架的二萜和生物碱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通常认为Cephalotane-type二萜为C-19降二萜的生物合成前体,另外自然界中还存在环庚三烯酮环紧缩为苯环的C-18双降二萜。作者为了发现更多结构新颖且具有良好活性的化合物,对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山三尖杉(海拔~m)进行研究,分离得到四个新化(cephafortunoidsA–D)和十个已知化合物。

提取分离

40Kg高山三尖杉枝叶用75%乙醇L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减压浓缩得到粗提物7.5Kg。将粗提物用2%HCl(v/v)调pH2-3并过滤。酸性滤液用用Na2CO3调pH9-10,然后用CH2Cl2萃取得到PartA,将残渣用Na2CO3调至中性,分别用CH2Cl2,EtOAc,和n-BuOH萃取得到PartB,C和D。PartA经ODS分离(20%to90%MeOH-H2O)得到9个组分AI-AXI,其中AII经MCI(10%to45%MeOH-H2O)洗脱得到组分AIIa-AIIe。AIIb经硅胶柱层析CH2Cl2-MeOH(:1to2:1,v/v)得到七个组分AIIb1-AIIb7。其中AIIb2,AIIb3,andAIIb4三个组分重结晶分别得到化合物9,11,6。AIIb1经SephadexLH-20和semi-preparativeHPLC得到5,8,10。PartB经硅胶柱层析PE-acetone(:1to1:2,v/v)得到七个组分BI–BVII,其中BVII过硅胶柱PE-acetone(10:1to1:3,v/v)得到6个亚组分BVIIa–VIIf,BVIIe过ODS(10%to85%MeOH-H2O)得到七个组分BVIIe1–BVIIe7,BVIIe1经semi-preparativeHPLC得到7和14,BVIIe2重结晶得到3,BVIIe3经semi-preparativeHPLC得到1,2。BVIIe4经MCI(45%to85%MeOH-H2O)得到三个组分BVIIe5(1)–BVIIe5(3),BVIIe5(1)经semi-preparativeHPLC得到12和13。结构鉴定通过一维谱以及二维谱对新化的结构进行确定,化合物1和2的绝对构型通过ECD计算来确定,绝对构型定为(1R,2S,4R,5R,10R),其中化合物3和4的结构鉴定方法与1和2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生源途径推导

该类化合物可能起源于cephalotane-type二萜,经氧化得到中间体i,然后烯基化得到中间体ii,随后氧化得到中间体iii,然后甲基迁移得到iv,随后芳香化得到1,或者经甲基迁移得到v,然后再芳香化得到2。中间体ii经氧化得到vi,然后环氧化得到vii,再氧化得到化合物3。中间体ii经环氧化得到中间体viii,然后再氧化得到化合物4。

细胞*活性测定用台盼蓝排斥实验测定这些化合物对于HL-60和THP-1的细胞*活性,用MTT法测定对于MDA-MB-和PC-3的细胞*活性。对结果分析发现,环庚三烯酮被破坏后活性丧失,在环庚三烯酮环保持完整的前提下,羟基取代远离该环对活性影响较小,而邻近该环会使活性明显降低。另外对于化合物1和2,说明在环庚三烯酮环上发生取代会失去活性。总而言之,本文首次分离得到完整的C20骨架的cephalotane-type二萜,为这些稀缺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假说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证据。细胞*活性研究发现环庚三烯酮环上甲基取代后活性丧失,但其他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细胞*活性,该类化合物具有开发成抗癌药物的潜力。DOI:10./j.bioorg..杂志:BioorganicChemistry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山三尖杉中二萜化学成分分析及其细胞毒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