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昆曲社雅文化微课堂
▲第17期
胡维露:轻舟一叶江湖远,从此深藏功与名
谈昆剧《渔家乐藏舟》的表演
感谢整理文字实录的义工:醍醐
翩翩公子,温润才子,谦谦君子,窈窕女子。如果世间尚有人能够集这四种角色于一身,那么她定然是其中一位。在昆曲舞台上,她以女小生独有的细腻深情演绎悲欢离合,以亦刚亦柔的风采付予那些或俊逸风流,或落拓不羁的经典男儿形象以新的活力。而在与昆曲相伴的漫漫长路中,她以天道酬勤的信念与上下求索的精神,演绎自己亦古亦今的昆曲人生。〔1〕
胡维露:大家好,我是上海昆剧团的小生演员胡维露。
熊丽琼:大家好,感谢中国昆曲社邀请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胡维露老师来到今晚的昆剧课堂,跟我们聊聊昆剧《藏舟》。让我们直接开始吧。胡老师,昆剧小生的戏那么多,为什么会选择《藏舟》做访谈的主题?这个戏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胡维露:标题起的是“谈谈《藏舟》的表演”,这个说法让我有一些惶恐。这出戏是岳美缇老师手把手教我的,我只能说今天作为一个导游,带大家走进这个戏,说一说如何欣赏这个戏。把自己学戏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如果有不到之处,我们大家一起互相探讨。
《藏舟》选自于《渔家乐》,《渔家乐》传奇很有名,留下来有二十多个折子,但是没有全本。这个戏主要讲邬飞霞为父报仇的故事,生旦净末丑都有,行当齐全,比较热闹,以花旦、小丑、老生、净为主,小生其实只有《藏舟》这一折,是说汉朝章帝曾孙清河王,奉太后懿旨召入宫闱,议立大位,却被逆臣追杀,幸遇渔家女邬飞霞相救,藏在舟中,这样一个故事。
《藏舟》是一出非常具有昆曲表演特色的代表剧目,它由小生和花旦两个行当演绎。为什么我会选它来说呢?因为这个戏唱念非常好听,舞台调度极为丰富,起承转合非常顺,情节虽然简单,但是人物情感很饱满,生旦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是一个好戏,我自己非常喜欢这个戏。
〔2〕
熊丽琼:那为何现在这个戏并不常演于舞台呢?胡老师可以谈谈这个戏的传承以及演出的情况吗?
胡维露:以前这个戏长期出演于舞台,而且盛演不衰,以至于清代有剧作家还创作了《后渔家乐》。当年传字辈老师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时候,常演《卖书》、《纳姻》、《端阳》、《渔钱》、《藏舟》,还有《相梁》、《刺梁》等折子。
我的老师岳老师学生时期就演过《藏舟》,是由沈传芷老师亲授的,梁谷音老师演邬飞霞,是张传芳老师亲授的。据说当年“传字辈”张传芳老师和周传瑛老师经常演这个戏,我没有看过。岳老师在六十年代去杭州向周传瑛老师学戏时,和周传瑛老师学了这个戏的头场,后来这个戏在几十年里很少有演出。到年,台湾邀请上昆赴台演出。岳老师跟梁老师把这出戏又重新排演了,台湾观众们非常非常喜欢。
我自己也很喜欢。那时候我心里暗暗地想着:“我什么时候能学这出戏呀?”到了年我们单位夏训,老师们来教我们戏,岳老师教授我们《藏舟》这折戏。我记得那一次学戏,跟以往老师教戏有一些不同,老师为了使我们能够去体会人物,先把唱念全部给我们说完了、教完了,等到说身段的时候,她先把框架、地位给我们说了,然后让我们自己去填充、去想象一些动作。到第二天回课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再做一遍想象的动作,然后再把她的动作告诉我们。我觉得这样教学,可以自己去思考去体会,等到老师告诉你动作之后,又可以去反思,我发现收获很大。夏训结束以后,我就在兰心舞台汇报演出这出戏,我自己也很开心。这出戏,现在我们上海昆剧团也是经常演的。
〔3〕
熊丽琼:了解了《藏舟》的传承,进一步引发了我们对《藏舟》这个戏的兴趣,那么这个戏的小生表演与其他小生戏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呢?
胡维露:学戏之前,岳老师就跟我们说,这个戏扮相是巾生的扮相,但是以小官生应工。刘蒜的身份是皇室宗亲,举手投足之间会自然流露出官生的气度,因此这个戏我们是小官生应工的。这样一来,这出戏对念白的力度要求就不一样了。我在学这个戏的时候练的比较多的就是念白。因为这一类的戏我之前没有学过,它的念白对我而言比较难,所以我在念白上比较下功夫。我把念白试着给大家念一下:
(念白示范)我乃先朝章帝曾孙,清河王刘蒜,奉太后懿旨,召入宫闱,议立大位。不想梁冀反立了渤海王刘瓒为帝。未及三月,他就弑君,欲篡大位,要绝我汉室宗支,为此我逃出宫来。不想梁冀又发一骑尉追拿,追至大林之所,恰有一堆渔人睡着,那骑尉射我一箭,却射在一个老渔翁身上,我便走脱。
这里的念白是比较吃工的,需要把握力度、情感和节奏,要让观众体会到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
我刚刚提到了应工以及念白的力度,那么接下去就说说脚步吧。这出戏可以说是我学戏以来,除了《拾画》、《叫画》这样的戏以外,脚步比较多的一个戏。因为刘蒜是在逃难之中,所以速度不能慢,脚底下要紧。还有就是后面的身段都是在行舟的过程中,所以,我们要用戏曲的动作来表现行舟,也就是用脚步去表现。所以,在我们学戏的过程中,老师还要求我们每天要加功练习圆场和脚步。
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段唱。这一段唱有很多的脚步,这也就是行舟的开始,这时我已经跟她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而她也同意载我,那么这个船要行起来了,她也可以划起来了。邬飞霞念(念白示范):“你既是帝室子孙,为何这般模样?”小生就接唱:“有个缘故。”旦角问:“有何缘故?”(唱段示范)“为邦家摧残……”
他一边解释“为邦家摧残”,一边就开始动起来了。这个动作是什么呢?就是邬飞霞在摇橹,但是如果只有旦角一个人在摇的话,画面就不好看了。在这里我们要配合旦角一起做一个动作,左手背在后面,右手往前跟她做一样的、划船的动作,成一个反方向的做力,好比大家看过的摇船姿势。两个人一左一右,一左一右,画面非常的美,舞台立马就活起来了。在这里,唱段要跟身段结合在一起。他唱“为邦家……”时,这段动作要和这段唱卡在一起,这样一来整个舞台马上就会让你感觉不一样了,而这也是正这出戏的特点。
接下来我再说一说这个戏其他的一些特点。我觉得这出戏就要看小生跟花旦两人的配合。其实小生跟花旦戏不多。我记得老师在教戏的时候跟我们说,她演出的时候和梁老师配合得相当默契,脚步贴得很稳。节奏上,两个人吃的非常好。大家都知道如果两个人在台上有默契,台上呈现出来的效果就非常好,演员演起来舒服,观众看起来也舒服,所以必须要跟旦角演员一起来练习,找到气口、节奏和感觉。这两个人在同一条小船上,但是这条船在戏曲舞台上是靠演员去把它描摹出来的。如果动作一脱节,这个船形就没有了,那就不美了。
接下来我再跟大家说一段唱,也是在舟上面的,一段。刘蒜念(念白示范):“如今外府州郡都是梁贼的羽翼牙爪,我若投他呵(唱段示范)这是如蛾赴火焰,如蛾赴火焰,羊入虎狼圈。我宁死他乡,莫把头颅剪。”
为什么要说这一段呢?因为这一段的身段非常的好看。我开唱时旦角随着小生一起动,两个人先是一个反云手,反云手的同时加转身,转到台的右边,两个人双翻袖,然后就起伏,用步子起伏,存腿来做起伏。在唱到第二句的时候,因为它是复句嘛,他唱到第二句时立马又从右边翻到左边,再来一个正云手,双翻袖,又回到台的左台口。接下来就是两个演员互抄,抄一下然后再回到当中,各自占一半,两双手指出去,指到台前。这一组动作我觉得既符合情境,又好看。
上面群友发的这张照片是后面部分,结尾两个人一同摇。大家可以想象,一同摇是因为两个人关系已经不一样了,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入的关系了。而我刚刚唱的那一段,两个人还没有到达这个层次,两人只是在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刘蒜跟邬飞霞说明了自己整个遇难过程,邬飞霞非常同情他,因此她收留了他,帮助他解难。刘蒜同样非常感谢她,所以后面两个人的感情就不一样了。到结尾的时候,这组动作也非常好看。待会我给大家再说一下后面结尾的这组动作,尽量让大家能够体会到这个戏一些不同的地方。老师们演这个戏可迷人了,只可惜现在大家比较难看到。大家可以去网上搜一搜,非常好看,是岳老师跟梁老师演的。
〔4〕
熊丽琼:觉得胡老师意犹未尽,有时间的话其实可以接着聊下去。我们就接着进行下一个问题吧,我们知道《藏舟》的曲调是南曲套曲,它是由商调过曲和,*钟过曲和,然后是和,以及组成,这样一个套曲的形式。是这折戏的主曲,也是曲友常唱的名曲,这里的与《断桥》中的是同一个曲牌,有什么区别呢?
胡维露:丽琼的问题非常专业,我来试着说说。邬飞霞出场唱的那段,我觉得非常好听。她是素服戴孝,手里拿着一个竹篮,边唱边交待情境,诉说了她父亲中箭身亡的悲惨遭遇,所以气氛是非常凄苦的。这段曲子唱来也有一些凄苦,娓娓道来,非常好听。在这里,情境已经被旦角烘托出来了。旦角下场以后小生紧接着上场,他在逃亡,乔装改扮成平民,肩上背一个包裹。这个出场是小生的第一个上场,所以这里的步子比圆场要大一点,是一种小快步。这个步子要紧,但是要大一点点,才能到九龙口亮相唱这段曲子,节奏要比旦角的快,因为是在逃难之中嘛。我们小生出来也是一支,接着唱……
这个头场也就是我前面说的,岳老师去杭州跟周传瑛老师学的那个头场。这个头场的步子非常多,身段也多,我可以给大家哼一下这个曲牌,大家感受一下这个曲子的节奏。
旦角唱(唱段示范):“弱质今番在那天!”(小生:)(唱段示范):“战兢兢,做了失巢的乳燕;孤影影,做了风鸢的飞线!”
这个曲子的出场比较紧,是凡字调,也比较高一点。我觉得这段唱,乃至于这个出场有很多的动作都是相对应的。当然所有的唱跟做都是相对应的,只是因为这里的唱,一句一句的复句,和做也是一样的,所以说会显得这段唱听起来更加好听,动作也会显得更加好看。
说到《断桥》,它们的曲牌是一样的,我想大家对《断桥》比较熟悉,我刚刚把这个曲子哼唱一遍,大家应该知道那一段的几个曲子跟这段曲子是不一样的,情境不一样,它唱出来的东西,再加上它的表演、身段不一样,所以是完全不一样的。
再补充一下,这个戏的曲子没有一支曲子是不好听的,这可能是我个人的感觉(笑),它整个一套南曲套曲,一支接一支,一支接一支,没有一支是不好听的。
熊丽琼:确实很好听,如果能听到完整版就更好了。作为一个演员,胡老师拿到一个剧本,您是如何分析人物,并且在表演中层层体现人物呢?
胡维露:首先我是一个小演员、新演员,现阶段我是在学习、学戏的阶段,我也没有多少创作的经验,现在还是以学戏为主。昆曲有几百年的历史,我们老师的艺术这么了不起,我觉得要先做好传承的工作。创作......怎么说呢,现在不是我首要的任务。
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也很好。因为每个人在学戏的过程中不可能是没有体验的,老师怎么教还是要靠自己去体会。要说是体验的话,我觉得除了老师教课以外,就是自己在看剧本看剧本看剧本,然后就是唱曲子,念念白。因为戏曲它最终是通过唱念来呈现的,不是说“我理解了这个人物,在台上就肯定很好”,可能你觉得你已经体会到这个人物了,可是在台上还是需要去通过唱念来表现的,所以功夫还是要花在唱念上面。还有就是老师把戏教给我了,自己要去消化、去体验。比如,老师说这个戏的人物身份是个皇子,他虽然在逃难,不能把他演成一个穷生的模样,这个人物的气质要表现出来,他的气度、气质在那儿。但这种东西她只能告诉你,不能帮你完成,还是要自己去体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每个演员演相同的戏但都不同的一个原因吧。
我想到这里有一段念白可以给大家念一下,因为我觉得这段念白也是需要加自己的体会去念的。这是邬飞霞跟刘蒜两个人照面的第一段念白,也就是他要向她解释“我不是贼”这一段念白。
邬飞霞念,她发现那个船里有人嘛,在晃动,她说(念白示范):”啊呀,有贼吓有贼!“刘蒜马上接上去念(念白示范):”呀!小娘子,不不不要喧叫,我不是贼。“她接念(念白示范):”你既不是贼,为何藏在我舟中?我渔船上是没有什么东西的呀。”(刘蒜:)(念白示范)“啊小娘子,我是避难之人,孑身逃窜,来到江边,无路可走,只得闪躲尊舟。若得小娘子见怜,把我渡过江去,卑人就有生路了。望小娘子恕我不待命之罪。”
这段念白也是比较重要的,两个人第一次照面,邬飞霞发现船在晃动的时候,她马上跳出来,说(念白示范)“哎呀有贼啊有贼”。我想象刘蒜这时候还没有看到邬飞霞呢,他自己躲在舟里面,要通过语言来跟她解释“我不是个贼,你千万不要叫,你这样一叫我小命就没有了”,我要第一时间让你感觉到“我不是个坏人,我没有什么歹意,我只是来逃难的,你千万不要再喊叫了”,所以这段念白也是比较重要的。
说到底,其实就是唱念做表,程式表现到位了以后,戏就自然出来了,这也是戏曲的魅力所在。《藏舟》里一条小船在江上缓缓而行,随波起伏,这些都要通过程式来表达。
从剧情上来说,两个人见面,互相诉说自己的身世,主要是刘蒜说了自己的身世、命运。一般的才子佳人戏里,很多都是小生搭救女子的,但是在藏舟这个戏里是一个看似比较强的人被一个弱女子搭救。所以说这个结尾也是令人很感动的。邬飞霞说:“你暂且藏在渔船内,免被人盘问”,而刘蒜也仿佛看到了一线光明,希望升腾起来了,让观众对于这两个人有一种同病相怜、心生哀怜的感情。
刚刚前面有张两个人一起摇橹的照片,那个画面,是这一句唱(唱段示范):“从今扮作渔家汉,待等时来风便”。两个人同时唱(唱段示范):“那时同向金门把话传。”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话说的太对了。最后他们一同摇船,然后一同转身,一起起伏,通过这一组动作把整个结尾气氛烘托出来。
〔5〕
熊丽琼:我觉得应该去现场欣赏这个戏,才能够感受到《藏舟》的魅力。那么胡老师,您最近有什么演出安排吗?
胡维露:有的。下个礼拜六,在我们单位绍兴路9号上海昆剧团俞振飞厅有跟罗晨雪搭档的《墙头马上》。六月有《钗钏记》、《牡丹亭》,《牡丹亭》是我们好多人一起的演出,有小朋友,有我,还有我们师兄、师姐,很好看哦,大家要来捧场哦。我暂且讲到这里,有讲的不对或者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因为我也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中,我很感谢岳老师把这出戏教给我,我还需要不停地练习,不停地演。很开心在这里跟大家做分享,很开心认识大家,谢谢各位!
熊丽琼:谢谢胡老师,谢谢大家,谢谢中国昆曲社!
—END—
本期编辑:庄周梦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