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会议
会议室不大,飘飞着*旗
如果不曾支边农村
如果不是隔桌对坐
就读不懂
刚从地里走来的监委主任张世民
灰尘已经抖落,衣裤上
星落旗布着绿叶和花的寄语
一手勤耕操家,一手村务不倦
半小时前还挥舞铁锄的手
现在,紧握着理想和信念的笔
指甲缝中,还依稀见得着些许土泥
泥香,和诗歌一样美丽
“两不愁"、“三保障"
年底脱贫已有良计
比如一组小丫口的代兴良
比如二组小瓦房的方美兰
眼光,扫向正在发言的村委会李书记
晒成的黑,掩不住天生的红
热土托出的脸,怎么看
都是一枚鲜亮的*徽
眼中,一边镰刀,一边铁锤
从认真做笔记的*总支谢副书记看过去齐刷刷的
每个椅子上,都端坐着一束希望的火炬
关于住房安全保障
第十片茶叶,从水面滑落的时候
扶贫攻坚的文件,我读到第六页
读到“两不愁、三保障"
村子里的梨花,就开了。一树瑞雪
我们从单位请来资金,补漏、封顶
善一方屋,以确保,屋外大雨倾盆时
贫困户屋里,不再下小雨
水涨不到沸点,就化不开卷缩的茶叶
照片中,建档立卡户方美兰紧锁的眉
比往日舒展了一些
沉底的茶叶,和水交融在一起
固守着扶贫工作的点点滴滴
水汽带出茶香,四处弥漫
仿佛在为,每一处贫瘠,化浊清体
引领
龙马山是站立着的高原
也接纳,草原上的各色花景
嫩*可人的委陵菜,紫蓝迷幻的寸金
这些盛开在草原上的小草花,今天
在我驻村的山乡,一步一步,向我靠近
它们象七组的张云燕,二组的董永勤
象全村个建档立卡贫困户
心和我一样,紧挨着脱贫攻坚的心
当下,正值云烟采收季
田地里,歇满了青衣大鸟
每一片烟叶,都是张开的翼
它们要驼着村民,飞离贫困
每一块骨骼,我都增涂了润滑剂
海拔两千多米的草坪,助飞过许多雄鹰
不用登高,我也能,穿越千山万岭
这一座座连绵挺拔的高山
仿佛,对我说着些什么
斑鸠在前方,飞飞停停,象是引领
深山响起天赖音
不再乱砍乱伐的森林
归来了、远走它乡的珍鸟稀禽
蓝图
群众的动员会才开完
老田就自己,率先拆除了新建的厨房
这个每个月拿着八百元工资的村小组长
又一次往胸口深处,挖割连着肉的心肝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在农村,担当作为,看的是榜样
应声倒下的,除了擅自搭建起来
影响村容村貌的畜圈
还有几间,风雨再大一点
就可能垮塌的泥瓦烤房、危房
一些忤逆的尘灰,跳起来
在山乡的天空狂舞,似困兽,作挣扎状
风雨至,又乖乖回归母土身旁
老田带着乡亲们
把拆下来的房梁木料,和牛羊
妥妥的,统一安置到了临时周转房
被折除的,还有根深蒂固的
旧行为旧习惯旧思想
蓝图,在构建之前
都需要一次忍痛割爱的清场
坚守和展望
这是年最后一晚
史无前例的脱贫攻坚战,将于今日收官
零上6度,是此刻
高寒彝乡小石桥的体温。风裹着冰霜
而在第四小组公房里,一片热气腾腾
二十一岁的小代,正喜迎新娘
大规模的农事,暂时停了下来
幸福感,绽开在每一个
从左村右组相约而来恭贺的村民脸上
对面的陆忠才,小丫口的代兴有
松木四方小桌前
有很多,是我熟悉的、贫困的脸盘
见到我,大家都投来了
只有看到亲朋、才会流露的亲切目光
从厨房到客堂,忙出忙进的彭家会
是今天,最有技术含量的厨男
在猪也飞了起来的这两年
建档立卡彭家会的猪宝宝,一批批出栏
人均收入六仟多
小彭最终没有辜负所有力帮
浓雾中的山乡,如梦如幻
边角处,看得见一片片茸蓝
预示着接下来的日月,又将是无限灿烂
经度.61,纬度24.44
在"云岭先锋"签到平台,我签下了
一个扶贫干部,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自始至终的坚守,和展望
春天的路线等铁线莲全部白了头
春天,也就不远了
鸟叫声啄破了寂空
青山,重叠在我眼睛里面
看不见的都是虚无
又总把所有人的幻想,向更虚无处伸延
天还没有黑
而月亮,已爬过了山巅
象有始有终的誓言
云松是真实的,翠翠地
和我并肩,走在路的两边
漆树头是红色的
火炬的形状,冒着火焰
还有打不死,刺*泡,水马桑
这些杂乱无章生长在一起
看似拥挤的草本,都各有各的空间
如三年前那样,我现在走的
还是那条,为人民谋幸福的路线
所有花开,都朝着乡村振兴
阳光,谢绝了冬的寒意
大地开始发芽
风托报春花,带来家乡
母亲一切安好的信息
从小石桥中心小学中间直入山顶
脱贫攻坚的路
比三年前我初来时,拓宽了三米
一半叶*一半青
很明显,田埂上的扁桃木
还在和过去,暗暗较劲
十大功劳最干脆
直接避开了带刺的话题
一层一穗金子*,盛开在叶顶
将废弃的水坝改扩成水上公园
是扶贫路上
山乡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新景
种上荷花还是再养些鱼
目前还未确定
可以确定的是
所有花开,都朝着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赵之逵,当代诗人,鲁迅文学院89级高级班学员,年在"现代诗社团大展"中被评为"桂冠青年诗人",玉溪师范学院商学院客座教授,诗作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诗选刊》、《星星诗刊》、《诗歌月刊》和《诗刊》社